说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现在咋样了?|我们翻了近千份报告,最后发现了这些


哪些行业最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体上看,近三年,中国企业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程度有所提升,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各行业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的状况差异较大。

2018年披露生物多样性信息的报告中,采掘、电力、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披露生物多样性的企业报告占该行业报告总数的百分比较高,如下图所示。



640.webp.jpg

2018 年金蜜蜂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中各行业披露生物多样性信息的报告占该行业报告总数的百分比

采掘行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显著,不仅采掘本身会对植被、土壤造成直接破坏,而且采掘上游的工程设计、基建规划,下游的煤电、冶炼也会不同程度上给当地生态系统施压。

 

近年来,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展开和逐步深入,全国掀起绿色矿山建设热潮。2018年,自然资源部绿色矿山建设九项行业标准出台,标志着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在全国层面上迈向标准化阶段,并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采掘企业披露生物多样性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电力行业中披露生物多样性信息的报告数量增幅较大,由44份(2016年)增至54份(2018年),增长22.73%。近年来,我国正面临能源结构的调整与重塑,不仅颁布越来越多且严格的政策来规范电力企业发展,如《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等,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发电技术。

 

交通运输、建筑等行业中披露生物多样性的报告数量也明显增多,同样得益于政府对行业标准的严格规范。如国家交通运输部发布的《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新修订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4,都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考量范围内。

 

从以上发现不难看出,政策法规对于企业生物多样性实践以及信息披露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行业协会作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通过行业规则实行自律管理,培养成员企业的理性自律精神,成为促进企业履责的重要力量。

 

因此,本研究建议,政府应健全法律规范,加强对企业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披露的引导作用。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则,培养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的行业自律,形成企业信息披露的重要推力。

企业最青睐什么举措来保护生物多样性?


2017年,金蜜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将“减少运营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措施”纳入新增指标中。披露该项指标的企业报告数量由211份(2017年)增至248 份(2018年),增长17.54%。其中,2018年披露该项指标的企业报告占报告总数的16.21%,远高于其他3个生物多样性相关的指标。

 

外商投资企业在减少运营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措施方面的披露内容更有计划性、更详实。例如,本田制定“Honda生物多样性方针”,明确将“保护生物多样性”视为“Honda环境宣言”中的重要内容,规定优先顺序,并有计划地把排放量减少到最小。

 

电力和交通运输企业对该项指标披露的内容也较多。例如,中国南方航空社会责任报告系统披露了内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规章制度,以及开展物种保护培训和宣传以确保相关人员充分了解野生动物运输要求和规定,并于2017年正式签署《白金汉宫宣言》,宣布参与遏止非法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运输及交易的行动。

企业投入生态保护的资金用于哪些项目?


2016年至2018年,披露生态保护资金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相对持平,报告数量由48份(2016年)增至49份(2018年),占报告总数的3.20%,主要披露生态保护资金投入的总金额数,较少有各项活动投入的明细款项披露。

 

从企业披露的生态保护相关活动可以看出,企业的生态保护资金投入方式逐渐多元化,表现出行业及企业特性,有针对性地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例如,国家电网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保护藏中联网工程施工沿线的自然生态环境,避免损害高原上的岩层、沼泽、灌木等原有地势风貌,保护高原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

 

不少企业通过联合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方,筹集生态保护资金,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例如,作为“绿色公益联盟”首批认证成员单位,唯品会积极参与和支持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共同发起的“绿色公民行动”,联合多家机构开展环保公益项目,并持续投入到自然生态环境的保育之中。

 

此外,一些企业披露了技术投入、产业投入等有特色的生态保护投入方式。例如,日化企业植物医生和云南生物与文化多样性保护中心联合设立“生物多样性——高山植物保护行动”项目,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鲁甸乡、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分别成立了两个“民族生物文化示范园”,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以及技术指导推动植物多样性重建以及生物文化多样性保护。

企业如何制定生态系统保护制度?


研究发现,披露生态保护制度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略有增长,报告数量由119份(2016年)增至125份(2018年),增长5.04%。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生态系统保护制度,充分结合企业自身生产运营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例如,中国铝业建立全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加强资源开发与建设项目的生态管理。在项目立项前,开展前期生物多样性调查;项目建设中,注重所在地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完整和保护;对矿山、取土采石场等资源开发地区、大型建设项目导致的土地毁损及时抓好治理和生态恢复,建设生态功能区,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海集运出台《船舶压载水管理须知》《压载水管理计划》等制度文件,履行2017年9月正式实施的《国际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控制与管理公约》的要求,并通过压载水的操作、更换、安全检查与记录四个环节对压载水进行全面管理,防止外来物种入侵,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以上发现显示,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纳入许多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产业链当中,近几年发布的相关行业导则中也纳入了生物多样性原则、标准和指标,创新性市场中还出现森林碳汇等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产品,以绿色金融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

 

由此可见,生物多样性与企业经济利益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企业通过可持续消费和生产,转变现有经济模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能够获得更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企业如何发动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研究发现,披露倡导公众保护生态系统的报告数量有小幅增长,由172份(2016年)增至189份(2018年),增长9.88%。不少企业充分发挥行业及企业特色,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保护生态系统的倡议活动,并通过新媒体平台不断扩大披露范围和影响力。

 

例如索尼在报告中披露了举办的“哇!哦!生物多样性活动”,吸引近千名员工参与,收到965 幅摄影作品、6 万余次“点赞”,并携手上海植物园举办了“哇!喔!索尼生物多样性摄影展”,开展了生物多样性知识讲座和索尼摄影知识讲座。


伊利在社会责任报告中设置生物多样性板块,披露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并于2018年发布首份生物多样性保护年报,分享伊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实践进展与经验。


伊利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四次缔约方大会期间首次发布《伊利 2017 年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

由此建议,社会公众既要积极参与企业倡导的生物多样性相关活动,也应通过绿色消费、绿色投资以及其他主题的生态保护倡议活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从社会层面营造有利于企业披露生物多样性信息的外部环境。

 

此外,新闻媒体应将营造良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社会氛围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参与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宣传交流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升社会公众关注度和参与度,构建促进有利于企业生物多样性信息披露的人文环境和舆论环境,发挥政府、行业组织、企业都不能替代的作用。


欢迎关注责扬天下微信